最近,全国农业技术中心在山东省寿光市组织召开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研讨会。北京、黑龙江、江苏、山东、广东、甘肃等省(市)品种登记工作负责人及吉林白城农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相关品种DNA指纹检测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法规司的相关负责人来指导。
全国农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刘信主持会议讲话。会议认为,作为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种业管理制度创新,从2017年5月开始正式实施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充分激发了中国特色作物种业市场的活力,29种作物登记品种数超过2万个,使人们不断进化的消费需求更加会议认为,品种登记制度是品种管理制度改革的重大创新,经过三年的实践检验,使制度信心更加坚定,取得显著效果,对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挑战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技术支持手段,加强事前事件后的安全会议强调品种登记制度是补充非主要农作物种业发展短板的重要措施。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品种登记工作的发展成熟。
基本遵守放管服改革精神,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坚持品种登记管理和市场监督管理双手,双手僵硬,用品种登记制度实施规范品种入市,用种子市场监督管理违法行为,在品种登记制度中确保种业市场的活力和品种创造性会议为进一步规范品种登记工作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共识。一是进一步规范品种登记批准程序,严格品种登记命名,统一登记受理审查尺度。二是加快DNA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在已经存在的基础上健全注册品种分子指纹库,为品种差异性鉴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是严厉打击品种登记的违法行为,维持种业市场秩序,促进非主要农作物种业的健康和迅速发展。
本文来源:开云手机版-www.ywsldc.com